博客
关于我
Mysql索引总结
阅读量:788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3

本文共 149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一、索引的概念

索引是MySQL中帮助快速获取数据的重要数据结构。它就像一种高效的查找工具,能够通过预先排序的数据快速定位所需信息。索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列表,而是数据库系统为了支持高效的查找算法而维护的特殊数据结构。

通过索引,数据库可以在查询时直接跳过大量不相关数据,从而显著降低IO操作的成本。这种预先排序的机制让索引成为了数据库性能的核心支柱。

二、索引的优缺点

优点:

  • 提升查询效率:类似大学图书馆的书目索引,索引能够快速定位数据,减少数据库的读取时间。
  • 降低IO成本:索引让数据库在查询时能够直接找到所需数据,减少磁盘I/O操作次数,从而节省CPU资源。
  • 缺点:

  • 占用额外空间:索引文件和实体表一样,需要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。
  • 影响更新性能:对于插入、更新和删除操作,索引需要同步更新,增加了额外的负担。
  • 三、索引的类别

    MySQL支持多种类型的索引,每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场景:

  • 主键索引:默认为每个表的主键字段,保证唯一性,通常与表的记录唯一对应。
  • 唯一索引:与主键索引类似,但可以应用在非主键字段上,确保字段唯一性。
  • 普通索引:用于快速查询非唯一字段,提供基本的查找支持。
  • 组合索引:将多个字段合并为一个索引,适用于复杂查询。
  • 全文索引:用于全文检索,支持对文本字段的快速匹配。
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MySQL的全文索引在不同版本中有所不同,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引擎版本。

    四、索引的结构

    索引的物理结构直接影响其性能。常见的索引结构包括:

  • BTree索引:通过二叉搜索快速定位记录,适用于高效的查找操作。
  • Hash索引:通过哈希函数快速定位记录,适合单值查询场景。
  • Full-text索引:对文本字段进行预处理,支持全文检索。
  • R-Tree索引:适用于范围查询,能够快速定位满足条件的记录范围。
  • 五、需要建立索引的情况

  • 主键自动建立索引:所有主键字段都默认生成索引。
  • 频繁查询的字段:对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建立索引,提高查找效率。
  • 外键关系:对外键字段建立索引,减少外键查找的时间。
  • 排序和分组:对排序或分组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,提升性能。
  • 复杂查询:在多个字段组合查询时,建议建立复合索引。
  • 六、不需要建立索引的情况

  • 频繁更新字段:索引需要与数据同步更新,对于经常修改的字段,索引反而会成为性能负担。
  • 查询中不使用的字段:索引无用且浪费资源,应避免在查询中使用未索引字段。
  • 数据量小的字段:对记录数量较少的字段,索引带来的效率提升可能难以体现。
  • 经常增删改的表:频繁修改的表中,索引的更新和维护成本较高,需权衡利弊。
  • 字段重复率高的数据:对重复值较多的字段,索引的实际效果有限。
  • 七、索引使用规则

  • 字段类型转换:确保字段类型定义正确,避免类型转换导致索引失效。
  • 避免函数转换:索引字段不能使用函数转换,否则索引无法生效。
  • 避免运算符:在索引字段上不要使用加减运算,否则影响索引的使用。
  • 字段长度控制:对长文本字段,可以选择性地建立部分索引,平衡索引大小和查询效率。
  • like查询优化:在like操作中,字段前面不能加百分号,否则索引无法用于过滤。
  • 联合索引使用:确保联合索引的第二个及以后字段不单独作为查询条件。
  • **避免使用select *:明确指定字段,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读取。
  • 排序使用索引:在排序时,尽量使用索引字段,减少排序的开销。
  • or查询优化:复杂的or查询可以通过union操作转换,提升性能。
  • 索引选择性:在复合索引中,将高选择性的字段优先放置,以提高查询效率。
  •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索引,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库的查询性能,减少IO开销,优化整体系统效率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iadf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